視訊或線上會議已成為當今主流工作方式,因為需求提高,許多音訊或視訊產品的廠商也趁這機會大力行銷。透過這次機運,我也拿到了 Poly Blackwire 8225 與 5220 Series 兩支同廠商的耳機產品來試用。
其實我是第一次接觸這種視訊會議用的耳機,平常不是用便宜的入耳式不然就是藍芽無線,所以覺得還蠻新鮮的。目前這樣試用下來也將近一個月,我最喜歡的是他們的耳機音質,無論是 8225 或 5220 Series,對於聽音樂或玩遊戲用途的體驗都很不錯。
Poly Blackwire 8225
首先是這支 Blackwire 8225,官網價格 189.95 美元,約台幣五千三。他是個壓耳式耳機,通病就是配戴時間過久後耳朵會痛,但因為他的耳機海綿有另外加厚的關係,長久使用的不適感其實減少了非常多。
Blackwire 8225 另外配備有 NoiseBlock AI 與 Acoustic Fence 技術,前者是在沒有人說話、但背景有噪音的情況下自動靜音麥克風,後者是創造一個有效收音區域的數位柵欄,僅會接收區域內的聲音,有效隔絕與會議不相干的聲波。

先來看線控,除了基本的音量大小與麥克風靜音外,多了一個上面印有微軟 Teams 圖示的軟體電話按鈕。這個按鈕必須搭配官方的 Plantronics Hub 驅動程式才能運作,可以在已開啟支援的軟體情況下按下按鈕直接開始會議,或來電時快速接聽。

剛拿到這支耳機時,因為平常用的麥克風位置都在左側,而 8225 將麥克風設計在右側,我就在朋友面前幹了耳機戴錯邊還聽得很開心的蠢事。但仔細看,他將耳機左右標示設計在耳機海綿上,橘字的 L 左 R 右,非常明顯,我怎麼還沒第一時間注意到呢……


這產品的頭戴大小調整是做得離耳機較近,至於設計原理我就不太清楚了,至少對我來說頭髮比較不會卡到。

NoiseBlock AI 與 Acoustic Fence 的效果測試可參考以下兩部影片:
Poly Blackwire 5220 Series
接下來是這支比較便宜的 Blackwire 5220 Series,官網價格為 64.95 美元,約台幣一千八。他與 8225 同樣是壓耳式耳機,但這支與 8225 相比,耳機海綿較薄,久戴後的不適感明顯較重。
這支耳機的麥克風位置是設計在左側,總不會戴錯邊了。

線控部分,除了音量大小與麥克風靜音外,一樣有配備額外的軟體電話功能鍵,需要搭配官方的 Plantronics Hub 驅動程式才能運作。

5220 的左右標示就比較一般了,印在耳機頭戴與本體的接口上小小的文字。

頭戴大小調整是做在較靠上方,有十段刻度印在上面。

驅動程式與設定
專用驅動程式可至官網的下載與應用程式取得,安裝後可設定耳麥的部分行為或更新內置韌體。

線控的軟體電話按鈕行為要在「軟體電話與媒體播放器」中設定,當支援的軟體連線成功後,在此頁面中將會顯示已連線,且線控的 LED 指示燈也會亮起。

Windows 系統內的音訊設置可調整側音 Sidetone,可一定程度的調整清晰度或降噪功能。

最後,至於這兩支耳機與麥克風收音的音質部分,因為我不是專業的評測員且沒有數據佐證,就不多說明。如果你對這產品有興趣,可參考下方聯絡資訊或到現場試聽,自己的體驗最準確。
Poly(原 Plantronics TW 繽特力)
- 官方網站:www.poly.com
- Facebook 粉絲團:fb.me/Plantronics.TW
- 台灣授權代理:02-8666-0168
- 產品體驗:三創園區五樓-影音譜(02-23222775)